[1] |
郑高杰, 何小明, 李东坡, 谭慧俊, 汪昆, 吴祯龙, 王德鹏. 尾部推进无人机双90°偏折进气道/蜗壳耦合流动特性[J]. 航空学报, 2024, 45(4): 128782-128782. |
[2] |
万冰, 陈军, 白菡尘. 基于等效热力过程的宽域冲压全流道性能设计方法[J]. 航空学报, 2024, 45(4): 128757-128757. |
[3] |
陈立立, 刘建霞, 张俊韬, 郭正, 吴岸平, 侯中喜. 纵向分段多级压缩乘波前体设计方法[J]. 航空学报, 2024, 45(4): 128744-128744. |
[4] |
王一凡, 陈浩颖, 张海波. 面向巡航任务的自适应循环发动机进/发匹配[J]. 航空学报, 2024, 45(2): 128637-128637. |
[5] |
张恺玲, 李思怡, 段毅, 阎超. 进气道流动中SST湍流模型参数的不确定度量化[J]. 航空学报, 2023, 44(S2): 729429-729429. |
[6] |
王旺, 饶彩燕, 徐聪, 李思怡, 段毅, 张健. 激光能量沉积对超声速进气道流动的控制效果[J]. 航空学报, 2023, 44(S2): 729424-729424. |
[7] |
金毅, 孙姝, 郭赟杰, 谭慧俊, 张悦. 超声速可调进气道内流双解现象及其节流特性[J]. 航空学报, 2023, 44(7): 127134-127134. |
[8] |
张健, 张敏, 杜娟, 黄伟亮, 聂超群. 自适应康达喷气控制在高负荷压气机中的试验研究[J]. 航空学报, 2023, 44(22): 128883-128883. |
[9] |
王晓峰, 屈峰, 付俊杰, 王泽宇, 刘超宇, 白俊强. 基于离散伴随的高超内转式进气道气动优化设计[J]. 航空学报, 2023, 44(19): 128352-128352. |
[10] |
李永洲, 孙迪, 王仁华, 张堃元. 非均匀来流的马赫数可控内收缩进气道设计[J]. 航空学报, 2023, 44(12): 127857-127857. |
[11] |
朱寅鑫, 彭文强, 罗振兵, 康赢, 赵志杰, 程盼, 刘杰夫. 全叶高合成双射流对大折转角扩压叶栅的影响[J]. 航空学报, 2023, 44(12): 127734-127734. |
[12] |
王翼, 徐尚成, 周芸帆, 范晓樯, 王振国. 多目标考虑下高超声速进气道唇口角参数化设计与分析[J]. 航空学报, 2022, 43(8): 125698-125698. |
[13] |
谢晓乐, 李济源, 王娴, 鲁海峰, 韩先伟. 吸气式电推进系统进气道结构对进气性能的影响[J]. 航空学报, 2022, 43(3): 125272-125272. |
[14] |
罗炯, 李志宏, 陈科, 向欢. 基于嵌套网格变几何轴对称进气道非定常数值模拟[J]. 航空学报, 2022, 43(12): 627028-627028. |
[15] |
王德鑫, 褚佑彪, 刘难生, 李祝飞, 杨基明. 高背压进气道中内外流耦合作用的大涡模拟[J]. 航空学报, 2021, 42(9): 625754-6257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