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宝平.全尺寸飞机结构试验技术[J].航空科学技术, 2012, 6:10-13
[2]郑建军,唐吉运,王彬文.飞机全机静力试验技术[J].航空学报, 2019, 40(1):522364-522364
[3]王育鹏,裴连杰,李秋龙,等.新一代战斗机全机地面强度试验技术[J].航空学报, 2020, 41(6):523482-523495
[4]闫中午, 宗宁, 任文广, 李志.飞行载荷发展综述航空工程进展[J].Advances in Aero-naut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0, 1 1(6):873-886
[5]卓轶, 吕媛波, 张文东.飞机结构强度试验中拉压垫加载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 16(02):244-248
[6]郭琼,刘玮,裴连杰等.全尺寸复合材料机身筒段静力和疲劳试验技术
[7]崔明, 冯建民, 米征, 等.大型无人机主结构耐久性试验加载技术研究
[8]孙侠生, 苏少普, 孙汉斌, 等.国外航空疲劳研究现状及展望[J]., 2021, 42(5):524791-
[9]王正平, 韩鸿源.飞机结构试验载荷演算方法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1999, 17(4):649-652
[10]王育鹏,田文朋,宋鹏飞,等.民机全机疲劳试验综合加速技术研究与验证
[11]刘冰, 张赟, 刘玮, 等.基于误差控制的大展弦比机翼静强度试验载荷处理技术[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 17(30):356-360
[12]何志全, 刘杨, 李泽江.大型民用飞机缝翼全尺寸静力试验载荷设计[J].航空学报, 2019, 40(2):522197-
[13]刘玮, 滕青, 刘冰.基于地板结构的机身双层双向加载技术[J].航空学报, 2018, 39(5):221712-221712
[14]袁伟.基于地板梁系统的民机全尺寸静力试验机身载荷处理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0, 49(11):77-80
[15]郭兰中, 王育鹏, 朱琪.飞机结构疲劳试验载荷处理的工程优化[J].航空工程与维修, 2001, (06):19-20
[16]孟繁沛, 王建邦, 李令芳, 高建军.飞机结构疲劳试验载荷的优化设计[J].航空学报, 2001, (06):553-555
[17]刘春艳, 唐吉运, 强宝平, 等.全机结构疲劳试验载荷优化技术模拟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 19(7):284-288
[18]黄勇, 李三平.民用飞机结构强度设计中的全机精细有限元分析技术及其应用[J].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8, 27(03):35-38
[19]万春华, 段世慧, 聂小华, 吴存利, 张维.大型航空结构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8, 37(05):816-820
[20]郭伟毅.民机全机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13, (02):18-20
[21]赵峻峰, 李三平, 李强.民用飞机机体结构静强度验证[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20, (02):1-5
[22]袁伟.民用飞机机身节点载荷计算方法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1, 50(06):43-46
[23]魏腾飞, 吴强.民用飞机襟翼有限元节点载荷计算方法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1, 50(03):59-62
[24]袁伟, 李三平.民机精细化模型紧固件载荷处理[J].中国科技信息, 2016, (08):52-53
[25]郭力, 李兆霞, 高效伟.基于复域灵敏度分析的静力模型修正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 2010, 27(08):100-106
[26]胡志远, 浦耿强, 高云凯.轻型客车车身刚度灵敏度分析及优化机械强度[J].Engi-neering Mechanics, 2010, 27(08):100-106
[27]丁玲, 孙辉, 贾宏光, 杨洪波.应用遗传算法优化设计机翼复合材料蜂窝夹层结构蒙皮[J].光学精密工程, 2014, 22(12):3272-3279
[28]王平, 郑松林, 吴光强.基于协同优化和多目标遗传算法的车身结构多学科优化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 2011, 47(02):102-108
[2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