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晏政, 薄兵, 罗天培, 朱良平, 常祥威. 液氧煤油并行加注安全性试验论证[J]. 航空学报, 2023, 44(15): 528750-528750. |
[2] |
陈一丹, 陈宏玉, 任孝文. 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汽蚀故障建模与仿真分析[J]. 航空学报, 2022, 43(12): 126121-126121. |
[3] |
崔朋, 宋杰, 李清廉, 陈兰伟, 梁涛, 孙郡. 电动泵压式液氧煤油变推力火箭发动机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Part I-单点工况分析[J]. 航空学报, 2022, 43(1): 124884-124884. |
[4] |
冯诗愚, 任童, 谢辉辉, 彭孝天, 王晨臣, 王洋洋, 潘俊. 耗氧型惰化反应器起燃特性[J]. 航空学报, 2021, 42(3): 124182-124182. |
[5] |
李鹏飞, 雷凡培, 王凯, 周立新. 煤油液滴高压蒸发特性[J]. 航空学报, 2018, 39(3): 121764-121764. |
[6] |
刘杰, 王济康, 龙双丽, 关成启, 向锦武. 壁温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阻力的影响[J]. 航空学报, 2016, 37(4): 1083-1091. |
[7] |
杨大力, 夏智勋, 胡建新, 肖云雷. 煤油凝胶单液滴燃烧特性试验[J]. 航空学报, 2016, 37(3): 847-853. |
[8] |
邱华, 王玮, 范玮, 熊姹. U型方管中爆燃向爆震转变特性实验研究[J]. 航空学报, 2015, 36(6): 1788-1794. |
[9] |
赵国柱, 宋文艳, 张若凌. 超临界压力下RP-3航空煤油吸热裂解反应的数值研究[J]. 航空学报, 2014, 35(6): 1513-1521. |
[10] |
尚庆, 陈林, 李雪, 袁湘江. 高超声速钝双楔绕流流动转捩与分离流动的壁温影响[J]. 航空学报, 2014, 35(11): 2958-2969. |
[11] |
温玉芬, 谭慧俊, 李建中, 陈伟, 韩启祥. 某气动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进气道流动特性研究[J]. 航空学报, 2012, 33(1): 44-53. |
[12] |
陈思员;徐旭. 当量比对单凹腔超燃燃烧室流场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J]. 航空学报, 2009, 30(5): 794-799. |
[13] |
邓君香;严传俊;郑龙席;黄希桥;蒋联友. 障碍物对脉冲爆震发动机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J]. 航空学报, 2009, 30(4): 614-621. |
[14] |
张义宁;唐豪;王家骅;张靖周;韩启祥. 预爆管式脉冲爆震原型机试验研究[J]. 航空学报, 2009, 30(3): 391-396. |
[15] |
黄玥;唐豪;李建中;王家骅. 煤油/空气小尺寸脉冲爆震发动机实验研究[J]. 航空学报, 2009, 30(11): 2015-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