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仇钰清, 李俨, 郎金溪, 刘育衔, 王重. 高速直升机过渡模态鲁棒自适应姿态控制[J]. 航空学报, 2024, 45(9): 529927-529927. |
[2] |
肖冰, 张海朝. 航天器姿态稳定强化学习鲁棒最优控制方法[J]. 航空学报, 2024, 45(1): 628890-628890. |
[3] |
郑新前, 王钧莹, 黄维娜, 伏宇, 程荣辉, 熊洪洋. 航空发动机不确定性设计体系探讨[J]. 航空学报, 2023, 44(7): 27099-027099. |
[4] |
李怀璐, 王旭, 王霄, 赵彤, 张伟伟. 大迎角机动飞行的气动力建模与飞行仿真[J]. 航空学报, 2023, 44(19): 128410-128410. |
[5] |
何佳琦, 吴伟达, 罗阳军. 基于P-CS模型与数字孪生的星载天线反射器形面鲁棒性控制方法[J]. 航空学报, 2023, 44(19): 328343-328343. |
[6] |
刘博, 孟中杰. 软管连接约束下的加油机/无人机编队跟踪控制[J]. 航空学报, 2023, 44(17): 328210-328210. |
[7] |
刘畅, 蒋永平, 马春燕, 张涛. 基于NuSMV的AADL模型形式化验证技术[J]. 航空学报, 2022, 43(3): 325196-325196. |
[8] |
万兵, 苏析超, 郭放, 韩维, 梁勇. 不确定性工时下甲板作业的前摄性鲁棒调度[J]. 航空学报, 2022, 43(12): 325971-325971. |
[9] |
付军泉, 史志伟, 耿玺, 朱佳晨, 王力爽, 吴大卫, 潘立军. 基于试验分岔分析的翼身融合飞行器纵向稳定性[J]. 航空学报, 2022, 43(1): 124931-124931. |
[10] |
颜黎明, 赵冬冬, 焦宁飞. 基于鲁棒模型的航空交流感应电机预测转矩控制[J]. 航空学报, 2021, 42(9): 324700-324700. |
[11] |
罗飞, 张军红, 王博, 唐瑞琳, 唐炜. 基于直接升力与动态逆的舰尾流抑制方法[J]. 航空学报, 2021, 42(12): 124770-124770. |
[12] |
肖志祥, 崔文瑶, 刘健, 罗堃宇, 孙元昊. 新一代战斗机非定常流动数值研究综述[J]. 航空学报, 2020, 41(6): 523451-523451. |
[13] |
杨朝旭, 郭毅, 雷廷万, 李荣冰. 先进战斗机过失速机动大气数据融合估计方法[J]. 航空学报, 2020, 41(6): 523456-523456. |
[14] |
向欢, 杨应凯, 谢锦睿, 吴永胜. 战斗机大迎角/过失速机动下的进气道气动特性[J]. 航空学报, 2020, 41(6): 523460-523460. |
[15] |
张普, 薛惠锋, 高山. 基于分布式自适应的多智能体容错一致性控制[J]. 航空学报, 2020, 41(3): 323539-323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