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团队

国家空管新航行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发布日期: 2011-02-28 | 浏览次数: 8824
国家空管新航行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9年,是由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国家空管委)批准建立的专门从事新航行系统技术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跨学科、跨院系、跨校企的空管技术科研创新基地。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近40名,拥有我国空管领域首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2人、“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获得者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4人。经国家空管委办公室批准,张彦仲院士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军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
新航行系统通过构建以星基、陆基系统和航空器组成的天空地一体化的航空通信、导航与监视系统,实现全空域范围、全天候的航空器协同管制指挥和空中交通服务。新航行系统技术是支撑未来航空运输系统发展的重点方向,是构建新一代国家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
实验室瞄准我国新一代国家空中交通系统战略急需和国际新航行系统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重点开展新航行系统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前瞻性技术探索和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并积极参与和推动我国新航行系统技术产业化推进。实验室设有航空通信、航空导航、航空监视、协同管制和航空电子五个研究部和一个系统集成测试平台。
10年来,实验室承担了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空管科研计划、民航空管重大工程等项目近60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4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0余项,其中授权65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0项。
实验室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包括:
1. 建立了天空地一体的新一代空中交通服务平台,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提出了我国空管多制式网络互联的网关集群体系架构,突破了空管多平台、多异构、多体制网络的互联互通和协作控制等关键技术,建立了我国空管“十网合一”的新一代空中交通服务核心运行平台,解决了我国原有空管网络代差大、平台异构、网络分立导致的“管制孤岛”难题,实现了空中交通从被动管制向主动服务的重大转变。平台应用于全国多家航空公司及空管运行管理部门,平均每天为近万架次国内/国际航班提供飞行服务;在“9.11事件”发生时,作为唯一监视和通信手段,成功实施了对我国飞往美国的国际航班的远程实时监控。成果通过产学研合作,由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日业务报文处理量超过300万份,使我国成为继欧美后世界第3大空地数据服务提供者。
2. 建立了我国首个空地协同的民航空域监视平台,获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发展了民航空域可信监视的基础理论,发明了卫星定位地基区域完好性监测、空基实时可信监视、航路容限动态监测和面向飞行服务的综合态势增强监视等系列装置,形成了我国首个移动空域监视平台,解决了高原、海洋等无雷达覆盖地区安全高效飞行保障的难题,成为我国民航复杂空域环境下高密度安全飞行的重要保障设施。应用于西部航路和高原机场,有力支撑了我国民航第一条新航行系统航路(L888航路)的建设与运行,将航路管制间隔缩小至原有的1/4;为全国实施飞行高度层从600缩减为300的缩小垂直间隔(RVSM)的重大工程奠定了技术基础。

实验室紧扣国家战略急需、紧扣空管学科前沿,创建了我国高级空管人才培养基地。至今培养了包括空管硕士、博士在内的300多名优秀毕业生,在我国军民航空管部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获得空管领域的首个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开设的《空中交通管理》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我要投稿 投稿攻略 联系我们 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