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资讯

“高速直升机关键技术”专刊征稿 | 航空学报 CJA

发布日期: 2022-11-30 | 浏览次数: 902
  高速化是下一代直升机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国际上已出现了倾转旋翼、共轴刚性旋翼和复合常规旋翼为代表的多种高速直升机构型,最大飞行速度均超过450 km/h,远高于常规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为了实现高飞行速度,这些新构型直升机在总体设计、气动布局、飞行力学与控制、气动噪声特性、结构动力学及振动抑制、传动系统设计等方面均与常规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存在显著区别,对相应领域的理论研究和试验验证技术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航空学报》推出以“高速直升机关键技术”为主题的专刊,热忱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交高质量的研究论文,预计2023年下半年以正刊的形式刊出,EI收录

一、征稿范围
  凡是与高速直升机领域相关的研究综述与论文均可投稿,具体包括:
  (1)高速直升机总体设计与优化
  (2)高速直升机空气动力学
  (3)高速直升机气动噪声及控制
  (4)高速直升机飞行力学与控制
  (5)高速直升机结构动力学及振动抑制
  (6)高速直升机传动系统动力学设计等。

二、执行主编
  邓景辉,航空工业集团首席技术专家、航空工业直升机所总设计师、国家重点型号总设计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直升机型号研发和技术研究,主持研制我国第一型第四代直升机,促进了我国直升机自主创新的历史性飞跃,带动了我国直升机工业和技术水平跨上新台阶,对构建新时期我军作战能力提升、实现战略转型作出突出贡献;同时,积极瞄准未来直升机发展方向,推动高速、智能、无人和绿色双碳等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突破,有力推动了我国直升机产业和技术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先后获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余项,并荣立部级特等功、一等功7次,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第十四届航空航天月桂奖和航空工业“航空报国功勋奖”等省部级以上荣誉20余项。
  张卫国,研究员,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旋翼空气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航空学会直升机分会委员,国防科技基础加强计划重点项目技术首席专家。主要从事直升机空气动力学发展规划、复杂流动机理、全机气动干扰、旋翼翼型气动设计与验证、旋翼气动噪声测试与辨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173、973、气动预研等重点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招启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航空学会直升机分会主任委员,国家高层次人才,“直升机空气动力学丛书”主编。主要从事直升机空气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旋翼气动噪声、主动流动控制、高性能旋翼气动设计及隐身设计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1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220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获得国防科技进步奖7项。

三、 投稿要求
  1. 本专刊面向全国范围内相关研究单位征稿,专刊稿件须通过《航空学报》官网投稿,网址:http://hkxb.buaa.edu.cn。网上投稿请备注:“2023直升机关键技术”专刊
  2. 按照《航空学报》的审稿流程审稿通过后,最终录用的稿件以专刊的形式刊登。
  3. 论文撰写:投稿论文请注意撰写格式规范(参照《航空学报》论文格式,网站上提供了论文模版,可下载参考),信息完整,内容详实,内容侧重于航空航天领域,具有较高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且无泄密内容,不少于5000字。
  4. 投稿文章未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过,也不在其他刊物或会议的审稿过程中,不存在一稿多投现象;保证投稿文章的合法性(无抄袭、剽窃、侵权等不良行为)。
  5. 其他事项请参阅航空学报投稿须知。

四、 截稿及出版时间
  投稿截止时间:2023年5月30日
  预计出版时间:2023年下半年

五、 专刊联系人
  策划编辑:范真真
  联系电话:010-82318016
  联系邮箱:fzz@buaa.edu.cn
我要投稿 投稿攻略 联系我们 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