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桢锴, 贾思嘉, 宋晨, 杨超. 柔性变弯度后缘机翼的风洞试验模型优化设计[J]. 航空学报, 2022, 43(3): 226071-226071. |
[2] |
侯英昱, 李齐, 季辰, 刘子强. 超声速低频大抖振气动弹性载荷试验[J]. 航空学报, 2022, 43(3): 626454-626454. |
[3] |
陈广强, 豆国辉, 魏昊功, 邹昕, 李齐, 刘周, 周伟江. 火星探测器大气数据测量方法[J]. 航空学报, 2022, 43(3): 626619-626619. |
[4] |
曾开春, 寇西平, 杨兴华, 余立, 查俊. 跨声速风洞试验模型主动减振结构优化设计[J]. 航空学报, 2022, 43(2): 224944-224944. |
[5] |
付军泉, 史志伟, 耿玺, 朱佳晨, 王力爽, 吴大卫, 潘立军. 基于试验分岔分析的翼身融合飞行器纵向稳定性[J]. 航空学报, 2022, 43(1): 124931-124931. |
[6] |
王昕江, 刘子强, 郭力, 付志超, 吕计男. 基于功能原理的颤振模态参与度分析方法[J]. 航空学报, 2022, 43(1): 224920-224920. |
[7] |
师妍, 万志强, 吴志刚, 杨超. 基于气动力降阶的弹性飞机阵风响应仿真分析及验证[J]. 航空学报, 2022, 43(1): 125474-125474. |
[8] |
张志刚, 赵金山, 王成鹏, 罗万清, 廖军好, 肖雨, 陈挺, 粟斯尧. 展向宽度对激波入射平板反射类型的影响[J]. 航空学报, 2022, 43(1): 625927-625927. |
[9] |
孙岩, 王昊, 江盟, 岳皓, 孟德虹. NNW-FSI软件静气动弹性耦合加速策略设计与实现[J]. 航空学报, 2021, 42(9): 625738-625738. |
[10] |
沈恩楠, 郭同庆, 吴江鹏, 胡家亮, 张桂江. 高超声速全动翼面全时域耦合分析方法及应用[J]. 航空学报, 2021, 42(8): 525773-525773. |
[11] |
刘智侃, 刘深深, 刘骁, 曾磊, 代光月. 基于物理量梯度修正的RBF数据传递方法[J]. 航空学报, 2021, 42(7): 124506-124506. |
[12] |
高忠信, 王晓光, 吴军, 林麒. 基于刚度优化的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力/位混合控制[J]. 航空学报, 2021, 42(7): 324373-324373. |
[13] |
刘志涛, 蒋永, 聂博文, 岑飞, 徐圣. 弯折翼尖对飞翼布局飞机气动特性影响[J]. 航空学报, 2021, 42(6): 124179-124179. |
[14] |
雷鹏轩, 余立, 陈德华, 吕彬彬. 飞行控制律对体自由度颤振特性影响试验[J]. 航空学报, 2021, 42(6): 124378-124378. |
[15] |
范振伟, 杨凤田, 李亚东, 项松, 赵为平. 某型双座电动飞机设计与试验[J]. 航空学报, 2021, 42(3): 623972-623972. |